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型 » 士兵突擊最強股票形態

士兵突擊最強股票形態

發布時間: 2021-08-07 05:53:31

㈠ 《士兵突擊》捧出中國影視圈的半壁江山,各個都是演技扛把子,他們都是誰

作為軍旅劇中的佼佼者,《士兵突擊》達到的高度幾乎無劇能夠企及。毫不誇張的說,《士兵突擊》幾乎捧出了中國影視圈的半壁江山,其中的主演各個都是演技扛把子,對人物的塑造力與理解力堪稱一流,他們都是誰呢?

四、陳思成

其實最初陳思成並不想演「成才」,別看那時陳思成還不到30歲,可年紀輕輕的,他已經簽約了華誼,憑借在《民工》中的精彩表現一炮而紅,是名副其實的年少有為。

不過導演和編劇都認為陳思成看起來有些「交際花屬性」,而且整體形象與「成才」也比較相符,雖然這個角色的人設有些討厭,但如若能演好,也照樣能獲得一致好評。

事實證明導演的話沒錯,陳思成的確在《士兵突擊》上映後獲得了更高的知名度。陳思誠已經成功轉型成導演,《唐人街探案系列》就是他的代表作。

如果陳思成能愛惜羽毛,在私生活方面檢點一些,想必口碑應該比現在要好得多。

㈡ 《士兵突擊》史今、高成、袁朗的性格分析

【角色】:史今
【身份】:新兵連三排長、七連三班班長
【性格】:熱情率真,淳樸實在,堅韌執著,富有愛心、同情心、責任心。
【語錄】:「只要今天比昨天好,這不就是希望嗎」、「人總是要分的,而且還會越分越遠,見不著面、摸不著人,想得你抓心撓肝的。可是咱也在長啊?個越來越高能耐越來越大,到時候你想見誰你就見誰,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從天南到海北就是一抬腿的距離。」、「以後『不行』這兩個字少說,記住:飯得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辦。」 」咱們軍前年有個兵2000個俯卧撐 ,人靠的就是意志不是數字 你老想那些數字幹啥玩意兒」
【點評】:如果也給《士兵突擊》評選十大感動人物的話,那麼史今無疑會以壓倒性票數奪得第一。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定論史今的話,那麼最恰當的是『如水的男人』。他有男人的剛毅,同時也具備女人的溫柔,在史今身上,一切品行都接近完美。在這部以戰友情來賺取觀眾眼淚和感動的劇集中,史今是賺得最多的一個形象。而我們,也心甘情願的為史今流淚和感動。因為,正如高城對史今作出的評價那樣:我怕他,我怕對不起他!

【角色】:高城
【身份】:七連連長、偵察營副營長
【性格】:火爆,狂放不羈,自強獨立,有膽有識,敢作敢為,重情重義。
【語錄】:「三次集體一等功表示什麼呢, 表示, 在三次戰役中陣亡超過三分之一,表示在三次戰役中,殲敵逾倍甚至是二十倍.表示在三次戰役中超越了這個連建制的這戰役性作用.哎, 重要的,最重要的我們連到今天還沒有倒,而且還永遠這樣繼續下去, 不拋棄,也不放棄,所以我們就叫—鋼七連」、「情緒不錯,繼續保持。」、「把他拉出去給我斃了!」
【點評】:如果非要給《士兵突擊》選出一個最出彩的角色,那麼高城無疑是『兵迷』心中不二的人選。原因很簡單,正是高城這一形象,將這部軍旅大戲所表現的軍人氣節、氣魄和情意推向了完全的高峰。帶著七連硬闖團報討說法,獨自硬撐著帶領七連堅持訓練到最後一刻,這是他的氣節;身為軍長之子從不靠裙帶關系總是選『最難的一條路走』,敢在『團里威,營里橫,十六個連長我老大,』這是他的氣魄;從不求人但為了伍六一的事把能求的人全求了個遍,從不流淚但卻在送走一批批戰友之後號嚎大哭,這是他的情意。用史今的話來形容:有見識,有學歷,有理想,有思想,有抱負,有水準。這就是高城,鋼七連的頂樑柱,C集團軍的將門虎子,《士兵突擊》的『精神之父』。

【角色】:袁朗
【身份】:中校、A大隊隊長
【性格】:頑強,嚴謹,執著,重義,沉穩有激情,冷酷不乏幽默。
【語錄】:「誰在以老大自居,我咚咚咚,捶死他.」「我才三十我還沒玩夠呢我!」「可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珍惜,你真的懂得么?你懂得珍惜么?不拋棄不放棄你到是記住了,你也是這樣告訴許三多的,那些做到這六個字的人,拋棄了什麼,放棄了什麼?想吧!現在。」
【點評】:袁朗是個『爺們兒』,純的!他在劇中的受歡迎度極高,絲毫不遜色於成才,甚至許三多。用時下的話說,他夠『牛逼』。,他沒有高城的背景(雖然高城並沒靠背景起家),年齡和高城差不多卻已經混到中校;他所屬並掌握著全軍最牛的特種部隊,用許三多的話說就是『那是步兵的巔峰』;他有過硬的軍事技能,輕易就完成了拓永剛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有極強的心裡素質,身經百戰,臨危不懼,面臨任何壓力都從容鎮靜,被子彈打穿手臂也當是小菜一碟。另外袁朗做事有一個『特點』,有人認為那是他的『優點』,但也極有可能轉化為他的『缺點』,那就是力求帶有『個人主義傾向的完美』。成績最優秀的成才被他卡掉了,幸苦挖過來的拓永剛因為一次選擇被他拒於門外~而這樣的性格往往容易和『不拋棄也不放棄』的真諦背道而馳。

㈢ 士兵突擊

片長:三十集電視連續劇

類型:軍事動作、青春勵志電視連續劇

區域:中國大陸

攝制單位:

八一電影製片廠

成都軍區電視藝術中心

華誼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

雲南電視台

出品人:明振江 舒崇福 王中軍 楊文虎

總監制:陳全勝 王中磊

總策劃:李洋

總製片人:張謙

編劇:蘭曉龍

導演:康洪雷

攝影指導:王江東

美術:高 強

製片主任:辛崇彬

製片人:吳 毅 郭 宏

演員全表
許三多——————王寶強

成才-——————陳思成

袁朗-——————段奕宏

史今-——————張譯

高城-——————張國強

伍六一——————邢佳棟

老馬—-—————范雷

李夢——-————馬帥

老魏———-———劉天佐

薛林————-——張兵海

齊桓—————-—高峰

吳哲————-——李晨

甘小寧——————李博

白鐵軍——————左騰雲

馬小帥——————李梁

洪興國——————朱時春

何紅濤——————陳文波

張幹事——————曹海濤

鐵路—————-—曹克難

王慶瑞——————李京

許百順——————羅京生

村長————-——趙志君

許一樂——————鄧寶

許二和——————王大志

拓永剛——————刁海明

故事大綱

青山綠水之間,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許三多(王寶強飾演)喜歡讀書,父親許百順卻要把他送進部隊,認為只有這樣,這個從小怯懦被他叫做龜兒子的許三多才會有些出息。父親對許三多的暴躁以及三多自身的懦弱和善良,讓前來為徵兵進行家訪的班長史今(張譯飾演)想到了自己沒當兵時的樣子,善良的史今動了惻隱之心,應允了許三多的入伍。

懵懵懂懂就踏入了軍營,許三多把班長史今視作依靠,副班長伍六一(邢家棟飾演)卻仇恨般地看著他——擔心許三多拖垮班長,還讓班集體蒙羞。而臨時擔任新兵連連長的鋼七連連長高城(張國強飾演)更是看不上這個沒有血性和激情的新兵。新兵訓練結束了,三多被分到了偏遠艱苦的後勤管道維護班,一同來部隊的老鄉成才(陳思成飾演)則去了鼎鼎大名的鋼七連。

維護班的生活寂寞無聊,老兵們靠打牌、找樂趣來打發時光。單純的三多依然每天出操、訓練,老兵們覺得他不合群,許三多卻不明所以。

班長老馬(范雷飾演)隨口說起當年曾想在這里修一條路,許三多把班長的話當成了命令,靠一個人的力量修成了這條路。老兵們受到了感染,五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團長聽說了此事,把許三多調到了鋼七連,許三多無奈地離開了他十分眷戀的五班。

到了鋼七連後,班長史今不顧連長的憤怒、班副伍六一的反對,讓許三多進了自己所在的一排三班。許三多成了越來越沒信心的人——周圍的人都比他強。越怕犯錯誤卻錯誤不斷,作為裝甲偵察兵,他還竟然暈車。

許三多拖累了全班的成績,一直掛在三班的流動紅旗也被老鄉成才所在的七班拿走了。不僅是三班,全連的人都漠視許三多的存在,甚至成才也瞧不起他。連長高成提醒史今不要為了一個木木訥訥的許三多而影響了自己的前程。而班長史今毫不放棄,獨自承擔著連長對許三多的怒火,勸阻著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伍六一對許三多的責難,一點一滴地啟發教導許三多。為了樹立許三多的自信,史今鼓勵許三多學習給步戰車卸下履帶,並不顧伍六一的反對,親自為許三多掌釺。卻不想,膽怯的許三多還是失敗了,鐵錘砸在了史今的手上……許三多想要退縮,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史今盛怒之下罵醒了許三多,當許三多再次拿起錘子,准確地砸在釺上,史今終於感到了欣慰。而許三多開始為了讓班長不會因他而退伍拚命地訓練。

為了克服暈車,許三多一次次地在單杠上旋轉,又一次次摔下來,班裡的戰友也終於忍不住一起幫助許三多訓練。在一次全團考核中,在班長的鼓勵下,許三多讓全連上下大吃了一驚。隨後,許三多為了給已經墊底的三班奪迴流動紅旗,在班長和戰友們的鼓勵下完成了333個腹部繞杠,震撼了七連所有的人。從此,許三多終於有了自信。

漸漸地,許三多成為了訓練和比賽的尖子。在對抗演習中,他俘獲了一名中校——全軍聞名的A大隊的隊長袁朗(段奕宏飾演)。這次演習中,鋼七連所在的團失敗了,暴露出明顯的缺點。成才在演習結束後,決定離開輝煌的鋼七連而去一個實力較弱的紅三連,為了能得到更好的晉升的機會。班長史今此時由於年齡和文化水平等各方面的綜合原因,被列入了復員退伍的名單。為了將班長留下才拚命的許三多懵了……

在離別的痛苦和艱苦的訓練中,許三多成長了起來。然而此時,他所在的有著光榮歷史的鋼七連由於部隊發展的需要——我軍傳統的機械化部隊向新型現代作戰部隊快速躍進,奉命改編。

與此同時,成才在紅三連並沒有得到期望的好機會,卻被分到當初許三多所在的草原五班當班長,心有不甘的他無奈地去往那個草原上所謂「班長的墳墓,孬兵的天堂」。

戰友們一個個都走了,最後連長也調到另外的部隊,一直依附於班長和戰友的許三多成了鋼七連的最後一個兵,留守看護著以往充溢著青春熱血的營房。三多承受著孤獨和失落,時間長了甚至開始自言自語。靠堅持訓練和每天一成不變的行動,許三多默默堅守著……

父親許百順來到軍營想讓三多復員回家,伍六一帶領一班戰友做出許三多在部隊了不得的樣子。許三多拒絕了父親又深感愧對父親。但他的確不知道自己一旦離開部隊,會是什麼樣子。

袁朗奉命為A大隊招人,他想到了選是曾將他俘虜的許三多。許三多、伍六一、成才參加了「老A」設立的殘酷的野外生存作戰比賽。伍六一付出了一條腿的代價,許三多和成才最終獲得了入選資格。

許三多進入了一個他從未預料到的世界——「A大隊」,與他以往的所有部隊不同,這里沒有理解、沒有關愛,只有冷血、只有訓練,袁朗為了錘煉他們,讓所有的隊員學習在最沒有希望沒有依靠的環境中依然能夠生存,能夠完成任務,打造符合現代化作戰要求的軍人群體。

新的作戰形態需要單純的許三多頭腦不能太單純、需要喜歡依賴別人的許三多獨立判斷和決定自己的行動,在一次又一次挑戰生理和心理極限的訓練中,許三多靠本我的力量,堅持了下來。而天資聰明的成才卻被淘汰了,重新返回草原五班。成才終於開始思考,自己當兵以來,為了晉升,為了目標,放棄了對戰友對集體的所有感情。他決定從頭開始,找回自己曾經拋棄和放棄的這一切。

在與境外僱傭軍組成的毒販武裝的實戰行動中,許三多殺死了敵人,毒販臨終的眼神和第一次殺人對三多的沖擊,讓許三多精神難以恢復過來,善良的許三多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還能幹下去。

袁朗作為一個多次經歷生死的老兵,他做出了別人一時難以理解的決定——讓許三多暫時離開軍營,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

許三多離開了他朝夕相伴的部隊,他的身後,是所有戰友們擔憂的眼神。

在城市裡游盪的許三多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許三多回到了老部隊,遇到了當年伴他成長的戰友們,作為軍事機密,他不能說出他的境遇,但軍人的理解讓戰友們看出了許三多的痛苦和掙扎。許三多尋找著一個答案、一種解脫。終於,在連長高城的怒罵中,許三多解開心結,決定重回老A。

許三多的家庭此時卻發生了重大變故。父親和哥哥要辦石灰廠,儲存的炸葯炸塌了房屋,進了監獄。不負責任的大哥跑了,二哥則守著家裡的殘垣斷壁靠潑皮對付討債的人。許三多回到家鄉,從監獄里接出了父親,又靠袁朗他們的集資讓親人們有了新的前景。

許三多回來了,袁朗他們終於放下了心。

在A大隊新一輪的招募中,成才也靠自己的努力進來了。在一場更艱苦更殘酷的新式對抗演習中,許三多和成才一起出擊,用迅捷無比的行動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展現了他們的成長和「不拋棄,不放棄」的堅定信念……

㈣ 這是什麼坦克圖片出自《士兵突擊》。感覺不是99也不是96。炮塔也不像59系列的蛋蛋頭。

可能是85式主站坦克

㈤ 關於士兵突擊:老A和師偵營的戰鬥力誰厲害戰損率9:1什麼意思

先說戰損率 就是己方損失與地方損失的比率
9:1 說明要幹掉一個老A 老步必須損失9個人
團長也說過 戰損率為25:1

老A是軍區一級至少是軍一級的特種部隊,
師偵營則是師一級的偵察營,理論上戰鬥力略遜與前者,但是並不能說明不能打贏老A。
前者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後者也不賴 ,而且有人數上的優勢。 可以說是不相上下。
在演習中,連長的師偵營相對於老A來說則是
找茬部隊,貌似扮演黴菌的角色,呵呵!

㈥ 士兵突擊里誰最厲害

袁朗

㈦ 士兵突擊裡面第幾集成才和袁郎比槍

米比過,不過在對抗時,成才正要打袁朗,讓袁朗一回頭秒了

㈧ 士兵突擊的18強產生

繼續來關注士兵突擊。經過三天的的魔鬼訓練營,最初的100名士兵已經只剩下35人。2012年2月10日是魔鬼營的最後一天。最終是哪18人通過挑戰堅持了下來呢?我們將拭目以待。
參與節目選撥、有志成為特警的100名武警新戰士來自武警雲南省總隊的各個支隊,他們來自全國各地,有海歸、富二代、大學生,有的是電子游戲的全國冠軍,有的甚至還當過村官,他們雖然都是各個支隊的優秀新戰士,但在節目錄制過程中,將遇到前所未有的考核,首先將面臨長達72小時的魔鬼訓練周,接受多達40項的極限挑戰,這18人晉級之後,他們將分組在雲南的高山峻嶺、大江大河、雪地水下、熱帶雨林等各種艱苦環境中,以完成各種特殊任務的方式,展開技戰術、智慧、體力、意志、團隊協作精神的比拼,經過殘酷的淘汰晉級,直到決出三名表現最優秀的戰士,成為特警隊員。

㈨ 士兵突擊實在是太爛了,不明白為什麼有這么多人在捧

《士兵突擊》是一部士兵精英的血淚成長史。他們的生存原則很簡單,只有六個字:不拋棄,不放棄。由於許三多初入軍營的木訥和懵懂,他被稱為「傻瓜」,一個十足的笑柄。這時,班長史今的教育和幫助使他脫胎換骨:一個對任何事都不在乎,一個做什麼事情都出洋相,走路都不知道該邁哪條腿的許三多,憑借著執著與單純,一步步「爬」向成功。可以說,史今和許三多,就是老師和學生,老師沒有拋棄,學生沒有放棄,終究能夠成功。
「要做有意義的事。什麼是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地活!」這是許三多的另外一句座右銘。軍營中不乏一點就通的聰明人,但他們的小聰明卻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他們的失敗和出局。表面上對任何事都不放在心上的許三多,事實上卻是對任何事都異常認真;表面上什麼都落後的許三多,卻因為永不言棄的精神變成了事事在行的「兵王」。不善言談的許三多,用笨拙甚至讓人噴飯的語言,表達的卻是人生至高無上的真理!生活的真諦,便如大俠郭靖的武功,練到後來,已經與聰明無關。木訥的許三多,在絕望的情況下孤軍奮戰,在「A大隊」的選拔中得到了最高的成績。
劇中的另一個主人公,天資過人的成才,在考核中卻因為考慮的過多而放棄,終於在第一年的選拔中出局。還好,他遇到了袁朗,正是袁朗運用其獨特的方式,讓驕傲的成才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徹底成長起來,再第二次選拔中獲得成功。《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以戰友之間的友情貫串始終,以許家的親情做點綴,即便是「A大隊」非人類般的磨練中,依然是「道是無情卻有情」。
寂寞的人更有承受能力-----不信,生活中自己體味吧。許三多剛到五班時,隊友和他說了一句經典的話:再五班做事是做光榮而偉大的事。為什麼光榮、偉大?他們做的事因為平庸而偉大,因為漫長而艱巨!我們大多數人還只是做一些平庸而漫長的事情,如果平庸的事都要放棄,那還能做什麼大事呢?

㈩ 看過《士兵突擊》懂軍事的進!

中國95式自動步槍步槍優缺點分析

95式步槍設計分析

隨著95式突擊步槍分發部隊與逐漸開放供給外界射擊,其遭受的批評也越來越多;不外乎槍本身設計優劣與使用者是接受新觀念等問題。

新式的95式突擊步槍引入部隊後,新觀念並未一起引進,中國部隊里竟還有採用舊

式錯誤的訓練作法,在射擊預習中在95式突擊步槍前段槍管下,依然掛塊磚頭來訓練士兵站立姿勢持槍臂力與重量穩定度。95式突擊步槍有一超大的扳機護弓設計,有前握把的作用。不過,這種與握把距離過近的設計,沒有真正考慮持槍人體工學,反倒延續以往中國士兵在手握彈匣持槍的習慣,造成士兵各自發揮創意,有不同的握持方式甚至捧起護弓底部作為支撐。

瞄準裝置/提把/槍機拉柄

為了控製成本,95式突擊步槍並未如AUG將光學瞄準鏡列為標准配備,而採用傳統機械式瞄準裝置,因無托槍的短槍身和後置的準星座設計,也造成了95式突擊步槍瞄準基線過短的問題,在射擊精度與有效射程上也有所影響。

95式突擊步槍最大的設計敗筆在於固定式提把,且槍機拉柄置於提把內,且早期採取錯誤的高拉柄設計,這使得95式突擊步槍瞄準裝置位置再向上提高,使得士兵自掩體後方需冒生命危險暴露面積進行瞄準射擊,且高聳的柱體式準星座在攜帶上也容易碰撞勾外物。

M16式的提把只適合在休閑狀況下提槍慢行,戰場上激烈行動中,若用提把無法單手把穩住槍枝,搖晃的槍體會阻礙行動。而今戰術槍背帶的搭配,也使得突擊步槍提把顯得多餘。M4A1卡賓槍的可拆式提把和滑軌座設計,則是徹底解決這方而固定提把所帶來的不便問題。

95式突擊步槍之槍機拉柄位於提把內,不論左右乎皆可方便操作,如同法國FAMAS設計,早期為簡易外露的鋼制槍機拉柄,在使用上應會有射擊熱傳導和結構強度問題,之後的改進是降低拉柄高度與加寬改進設計,不過在操作上卻較為不便。

拋殼方向設計

95式突擊步槍射擊後的抱怨,是在退殼過程中硝煙的刺鼻、熏眼和持續射擊後護手握持的溫度等問題,其實都是預期中的無托式步槍缺失。在大陸的軍事雜志,不時可見對95式突擊步槍有諸多建議,更改退殼口向下的設計是其中之一。提出者應是不了解槍械設計的原理,因為此議會涉及更大的變動,槍械退殼口方向的設計。除了人機工學中左右操作方向考慮外,有一重點在於與自動供給彈的彈匣相對應配合,等於是完全推翻的重新設計。

向下方拋殼的構想,亦曾有槍械設計師在此方面提出解決方法,P90和Calico沖鋒槍就是其中較為人所熟知設計;但這兩款槍械的彈匣設計較為復雜,射擊過程的供給彈可靠性和故障排除耗時不便,最讓人無法完全放心。且向下拋出的高熱彈殼,難免觸及碰到貼腮瞄準的射手,以致這兩款沖鋒槍最後用「集彈袋」來解決這方面的困擾。

無托步槍有效縮短槍身後,另一最大的隱憂是彈膛過於接近射手臉部,即使碰不到機率非常低的彈膛意外爆炸危險,但每次射擊所產生的燥音,導致聽覺受損、接近退殼口火葯燃燒廢氣吸入、貼腮瞄準退殼門熱氣傳至右臉頰,長期下來都是不能忽略的射擊傷害;FN槍廠新設計的F2000槍機內採用套管推拋式的退殼設計來解決無托槍槍械拋殼方向問題,封閉槍機的也改善了廢氣與噪音問題,不過復雜機構的可靠性和槍機內散熱,又成為新的問題。

保險/射擊選擇鈕

95式步槍的擊發系統是以傳統步槍架構而發展出,所以保險/射擊選擇鈕還是在槍機下後方,操作時必須大動作的分手撥動;要改成瞄準時右手握持提把仍然可操作保險/選擇鈕並非不可行,但這考驗了設計單位的機械巧思能力,而今的95式步槍設計其實是犧牲了士兵的操作便利性和臨時緊急應變速度,來屈就該步槍機械設計不足之處。

5.8毫米彈葯

5.56毫米的97式突擊步槍推出,其實也說明的5.8毫米口徑並未獲得第三世界其他國家的認同采購,加上95式突擊步槍1997年出廠價就近4000元人民幣,過去大陸外銷步槍的低價優勢已不復在;若要採用軍事援外免費贈送,除了要考慮槍枝的造價問題外,還需一並幫援助國替換現有步槍口徑的問題,這時大陸版的AK47突擊步槍反而比較95式或97式更加具有援助效益。

一些國家軍事單位和槍械專家,倒是對使用5.8毫米子彈的95式突擊步槍感到興趣,想窺視該槍彈的奧秘,不過並非是要從95式突擊步槍中學習到設計,而是分析探討其5.8毫米子彈設計與表現。發展在後的5.8毫米子彈,有著超越SS109的必要使命,在發展階段考慮到中國缺少銅的困境,所以使用鋼質彈殼,為了退殼的順暢,所以5.8毫米子彈在彈殼錐度上較北約5.56毫米子彈大,加上子彈底部邊緣較寬(10.43毫米)、子彈全長較高(61毫米)、使用較厚的塑料彈匣以增加結構強度,並且為達30發的基本裝彈量等綜合因素,造成了95式突擊步槍彈匣過長過寬和弧度過大,在卧姿時射擊也間接提高士兵的危險暴露面積。

無托槍的迷思

無托槍設計的步槍有著縮短步槍整體長度、便於攜帶等優點,但不可否認的確存有許多設計和使用上的缺點,有些可以靠設計來克服,有些是難以解決;若設計者在發展階段未能於一開始認清問題,在設計階段就盡量克服改進,即使定案批量生產,日後都會成為無可避免的必然缺點,當然一些修正是可以改善小缺點,但一些重要的改進將涉及更多牽動,除非舍棄另起爐灶重新設計,否則只有讓士兵去以人就槍地接受缺點。

95式突擊步槍在發展的過程中,曾有過一款採用傳統設計有折疊槍托的版本,但從未曝光過。以現今突擊步槍的發展與設計而論,其實已經到了成熟階段,新設計的突擊步槍如何在眾多國家和現有步槍中搶得注日焦點呢?採取無托槍設計往往都能獲得突出的效果,但若要回歸軍用步槍設計的實用性評估時,大多數時候無托槍設計反而成為揚棄的方案。傳聞95式突擊步槍現已暫緩生產與重新評估全面換裝計劃,並以95式突擊步槍內部機件為發展基礎,進行另一型傳統的折疊槍托的設計工程。

榴彈發射器

35毫米槍掛榴彈發射器最大射程是360米,其框架式瞄準具為片狀準星與翻轉式表尺,刻度為75—350米,在一份報道中稱95式突擊步槍的QLG91B-35榴彈發射器在100米的表現不錯。其實可分析其背後的意義,由於95式突擊步槍是采無托槍設計,造成瞄準基線不足和榴彈發射器發射管的截短設計,都使得最大射程有所受限。

5.8毫米槍彈展望

整體分析5.8槍族,現今發展了一系列三種不同任務子彈:步槍彈(QBZ-95突擊步槍)、機槍彈(QBB-95 LMG班用機槍、QJY-88通用機槍、KBU-88狙擊槍)、手槍彈(92式5.8毫米半自動手槍),不排除將來會有真正狙擊彈和沖鋒槍彈出現。雖然步槍彈與機槍彈必要時可以通用在步槍、狙擊槍與機槍上,依任務用彈分類過多,使得5.8毫米步槍彈/機槍彈卻無SS109單一制式彈種類的後勤優點。

從5.8毫米子彈自1971年論證試驗,到跨21時代這一系列發展,反倒多次顯示出最基本的方向與目標未能明確,後續有為充實5.8槍族全系列而發展的意味,但忽略了不同槍械的不同彈頭口徑與彈頭設計目的,而自我陷入5.8的數字迷思中。5.8毫米口徑為滿足通用機槍、輕機槍、突擊步槍、狙擊槍、沖鋒槍、半自動手槍等六種不同功能的槍械,經過長期間的論證和不斷的修正來達到需求,最後是達到5.8毫米數寧上的統一,但卻待研製達10款以上不同類型的槍械。

如今5.8毫米彈葯的發展規模已難以叫停,不似當年87式步槍和輕機槍可小批量試驗評估的具有彈性,從中可以發掘新缺點作為日後改進的地方。早期設計單位刻意忽略的問題和設計不足之處不予面對,除了設計部門和製造工廠所面對的是現實的考驗;就突擊步槍設計角度來看95式,如還堅持無托槍設計,則需有高達10項改進需要進行。平心而論,95式突擊步槍所暴露出問題並非沒有解決的對策,但個人在此不作任何建議;而5.8毫米子彈在發展初期卻是錯失了前瞻突破的規格制定,造成現今向國際推展不動的窘境。

中國5.8毫米槍彈系列未來的展望,最終還是如同今日般,成為全世界單一國家的特定槍彈口徑,很難成為國際標准。
交個朋友吧! QQ47263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