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杠桿 » 股票融資在上市後

股票融資在上市後

發布時間: 2021-07-26 15:36:30

⑴ 公司上市後發行股票得到融資,是坑人嗎

周瑜打黃蓋,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無所謂
坑人

買股票
的人,是想以後以更高價格賣出去,掙差價,發行股票的公司是從股市上拿到不用支付利息的資金。

⑵ 上市公司融資後跟股票市場還有沒有關系

你所謂的融資就是首發融資嘛,首發(IPO)後,公司不可以不管股票價格,主要原因如下:

1、公司上市前的股東均屬於公司的大股東,他們將公司推上市就是為了獲得股票的流通權,股票上市後會獲得流通性溢價,原股東對公司有控制能力,當然會關心股價。而交易所規則規定,上市後,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持股最多的股東)持股鎖定3年,其他股東至少鎖定1年,那麼至少在3年內,能夠掌控上市公司的人非常重視股價,所以上市公司會關心股價。

2、公司上市後,大股東能夠以所持上市公司的股票進行抵押貸款,如果股價高,貸款額度就大,股價低,貸款額度就小,那麼能夠掌控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即使超出上述3年的鎖定期,只要其仍能掌控上市公司,也會盡一切努力提高股價。

3、上市公司可以選擇以公開發行股票、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公司債券、發行可轉債等方式進行再融資,股價不穩定甚至連續下跌,其再融資會受到很大影響,因此上市公司資本運作人員會重視公司股價。

4、上市公司股價下降會招致其他公司惡意的收購,變成未上市公司的殼資源,一旦上市公司易主,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幾乎全部被更換,因此董監高會重視二級市場上的股票價格。

綜上所述,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資本運營人員、董監高,這些能夠掌控公司的人都希望股票平穩且上漲,因此上市公司首發融資後不可能不再重視公司股價。

樓上兄弟們所說的一些憤世嫉俗的話,多是基於國有企業說的,其說法放在私營企業上市公司幾乎說不通,而且國有企業也有很多基本脫離了國有體制管理的企業,那些國有法人股的企業比起那些國有直屬企業,越來越像私營企業了。

股票融資與上市融資是一回事嗎

上市融資是股份公司通過申請發行股票融資(也可以稱為IPO,第一次首發股票融資)。
第一次發行股票融資之後,可以通過增發、配股、質押等方式繼續融資。這些都稱為股票融資。
也就是說,上市融資也屬於股票融資

⑷ 公司上市融資後,股票上漲或下跌對公司有什麼影響么

是你說的那樣,股票發行是通過券商的,發行時公司一次性收到資金,發行後,股價漲幅公司不會有直接利潤(隻影響券商利益),但股價對經營有影響,股價格企業身價高,與他人合作說話有分量。概括宏觀地講公司效益好則通過分紅、配送股使股票持有者獲利,所以股民願意持有該股,在總量限制下,只有出更多的錢才能獲得股票,這就使得股價攀升,反之就會貶值。

⑸ 上市公司在股市融資後,資金是怎麼再返還到股市的

這是不用還的,和借錢不一樣。因為這是股權融資,相當於公司出賣一部分股權來換取發展資金。你出錢買它上市或再融資時的股票,是交易(它賣股你出錢),不是借給公司錢。

市值下降對公司有幾個影響:一是如果公司想再融資(也就是再發新股圈錢),因為股價低迷,可能融不到想籌集的資金量。 二是影響公司形象,因為上市地位是公司的活廣告。三是,管理層等往往都會持有公司的股票,股價過低會使他們的股權激勵無法獲得 四是,大股東的身價縮水

對你主要問題的回答:最初那句話已經解釋了,不是借錢而是交易,所以不用還。 但是人家買了你的股票,就是你的股東,是你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如果你做的太爛會被起訴或者被大股東fire掉

大概就是這樣
股權融資的確比債券融資風險小的多,這也是現在為什麼很多公司熱衷於上市的原因。

但是發股票也有風險,就是股權稀釋了,可能被別人取得控股權,然後直接把你公司控制了。

-------
最後,我不確定你是不是有個概念混淆:只有在公司IPO(首次上市)或者它發新股融資(再融資 比如配股 增發等) 你買才算把錢送給公司用來發展。。。而平時股民說的買股票其實是在二級市場,也就是從別的股東那買來賣去,公司得不到這部分錢的

⑹ 股票融資的資金到哪裡去了 是給上市公司了還是在哪裡去了

大約有百分之一是給承銷商的傭金。剩下的給上市公司了。一級市場也是給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可能把這些資金投到它的項目上,買廠房、設備、原料,發工資,如果賺了錢可以給股東分紅,也可能做一些假交易把錢弄到私人口袋裡。

⑺ 股票上市發行,其實就是融資,對嗎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股票就是你所擁有的股權的憑證,股票的二大主要功能,一是投資,二是融資。通過投資獲得投資交易機會獲得利差和分享上市公司盈利,當然也會虧損;上市公司通過股市融資獲得資金進行再投資

⑻ 上市公司怎麼通過自己發行的股票融資,發行後如果股票漲或跌對這公司有什麼具體的影響

在這里簡單論述下吧:
上市公司通過發行自己的股票融資的行為,在國外一般被認為是一種上市公司財務出現重大問題或涉及重大項目投資,現金流出現短程的情況下。當確認發行股票融資後,發行的股票有三個月或者更長時間的股票封存期,假設發行的股票價格確定在10元 目前公司的股價在12元附近 這里就存在2種現象,也就是所謂的影響:
第一 公司股價繼續漲,從12元漲到14元,就會造成公司的上市凈資產降低,市值上升,這里就形成了所謂的泡沫,也就是所謂的利潤,通常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改上市公司的股票會在短時間內,大量的甩貨,從14元跌會10元附近,因為市場存在一種價格公平趨勢問題。
第二 公司股價繼續跌 從12元跌倒8元,這就會造成公司的本次股票融資可能會以失敗告終,通常這種現象出現的可能性非常低。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是該公司出現重大財務危機問題,嚴重點會造成上市公司破產,通常最終的買單者可能就是機構或者國家社保擦屁股。(為什麼說這現象非常低呢,因為中國有太多的投機者 當公司股價跌破發行的融資股價,就會有相當多的人來抄機構的底了,殊不知是福還是禍,但是短線創造利潤還是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