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杠桿 » 股利稅費和股票轉讓稅

股利稅費和股票轉讓稅

發布時間: 2021-07-24 12:53:11

Ⅰ 公司持有的股票股利,轉讓持有的股票股利時,計算增值稅時,買入價如何確定,買入價是0嗎,還是1元一股

賣出價-買入價=投資收益
正的投資收益,乘稅率算稅
負的不交稅

Ⅱ 股票股利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證監會關於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5〕101號)

一、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暫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上述所得統一適用20%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2)股利稅費和股票轉讓稅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Ⅲ 求解:股票股利和現金股利有關征稅的問題!!謝謝

網路知道里有很多相關介紹

Ⅳ 資本利得稅與股利所得稅的區別是什麼

一、意義不同:

1、資本利得稅,就是對你賣股票,賣債券等投資產品而獲得的收益征稅。

2、股利所得稅,就是你在股票持有期間,對公司所發給你的股利收益征稅。

提示,我國沒有資本利得稅。

二、作用不同:

1、資本利得稅(英文 ,簡稱CGT),是對資本利得(低買高賣資產所獲收益)征稅。常見的資本利得如買賣股票、債券、貴金屬和房地產等所獲得的收益。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徵收資本利得稅。

2、資本利得一般屬於增值收益,所以資本利得稅一般在轉讓環節徵收;而股利所得是利潤收益,所以股利所得稅一般在持有期間徵收。

三、、徵收方式不同:

資本利得稅率一般屬於增值收益,所以資本利得稅率一般是在轉讓環節徵收;而股利收益稅率是利潤收益,所以股利收益稅率一般是在持有期間徵收。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條款,個人因持有中國的債券、股票、股權而從中國境內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需按20%的比例繳納個人所得稅。

(4)股利稅費和股票轉讓稅擴展閱讀:

中國

沒有資本利得稅。

但是有證券投資所得稅,即從事證券投資所獲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收入的征稅。

征稅處理分類

1. 視同普通所得征稅。

2. 徵收資本利得稅。

3. 對資本利得免稅。

股息所得稅是根據國家有關稅法,對股票投資者獲得的股息徵收的稅金。優先股股息有時是完全不征稅的;在一些國家,股票股息不繳納所得稅,最後出售股票獲利時只繳納資本收益稅。

中國政府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則規定: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按每次收入額適用20%比例稅率征稅,1985年起按10%征稅。

美國聯邦法律規定,現金和財產股息都需要全額納稅,對於股票形式的股息納稅,政府規定,當股東可以定期地選擇現金和股票股息時,他需要對其中任何一種付稅。在用股票股息支付當年或以前年度拖欠的股息時,也需納稅。

Ⅳ 股息所得與股權轉讓所得的稅收籌劃

一、股息所得的稅收籌劃
股息紅利免稅法是稅法為從股東層面消除對居民企業間利潤分配存在的重復征稅問題的一種方法。在適用股息紅利免稅法的同時,為了達到既要適當解決對股息分配的重復征稅問題,又要防止納稅人濫用股息紅利免稅制度避稅,保證稅負公平,而規定了一定的限制條件。
顯然稅法規定符合條件的股息紅利是從稅後利潤中提取的,所以稅後利潤既是股息和紅利的唯一來源,又是被投資企業分紅派息的最高限額。而以固定紅利分配通常就可能存在二種情況,一是被投資方超出本企業創造稅後利潤總額進行分配;二是被投資方低於本企業創造的稅後利潤總額進行分配。
第一種情況下,投資企業收到的固定紅利,將超過按出資比例應分配的紅利,而超過部分來源不是被投資單位的稅後利潤。如果對該部分也免稅,顯然是濫用股息紅利免稅制度進行避稅。
在第二種情況下,投資企業收到的固定紅利,將低於按出資比例應分配的紅利,被投資單位會保留大量盈餘。顯然紅利來源於被投資單位的稅後利潤,符合免稅的條件。
約定固定紅利從股權轉讓和清算兩個角度來考慮,是否會導致投資企業不同的稅負呢。
如果投資企業預期轉讓股權,被投資方超出本企業創造稅後利潤總額進行分配,將導致企業凈資產大大降低,如果轉讓股權是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的,會使轉讓價格也相應降低。投資企業的資本利得由於過多地分配紅利而減少,由於稅法要對資本利得進行征稅,相應也降低了資本利得稅負。相反,如果被投資方低於本企業創造的稅後利潤總額進行分配,會增加資本利得稅。因此,投資企業預期將轉讓股權,必定平時盡量獲得更多紅利,給予被投資方更多的分紅壓力,導致被投資方超出本企業創造稅後利潤總額進行分配,投資企業利用紅利免稅政策而減少資本利得稅。而該方式下,違反了股息紅利免稅政策避免重復征稅的初衷,濫用股息紅利免稅進行避稅,存在很大的稅務風險。
如果投資企業預期清算被投資企業,被清算企業的股東分得的剩餘資產的金額,其中相當於被清算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中按該股東所佔股份比例計算的部分,應確認為股息所得,仍適用免稅政策。因此,只要前期固定紅利,未超過稅後利潤總額,不存在稅負變化。
總之,居民企業之間約定以固定紅利分配,需要注意兩個稅務風險:第一,部分稅前分配,固定紅利超過按出資比例應分配的紅利而導致的稅務風險;第二,濫用免稅政策進行避稅,故意利用紅利免稅而減少資本利得稅。企業稅務人員需要認真地理解股息紅利實質含義和掌握其限制條件,才能為企業節稅帶來最大限度的稅收利益。
二、股權轉讓所得的稅收籌劃
1、不同方案下的股權轉讓稅負分析
方案一:直接股權轉讓。
指股權出讓人將屬於自己的股權依法直接轉讓給受讓人的行為。此種方式下,A企業可按公允價值將其所持甲公司50%股權直接轉讓,轉讓價格為2500萬元。
根據《關於貫徹落實企業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79號)第三條之規定,股權轉讓所得為企業轉讓股權收入扣除為取得該股權所發生的成本,計算時不得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留存收益中按該項股權可能分配的金額,A企業的股權轉讓所得為1500(2500-1000)萬元,應繳納企業所得稅375萬元,A企業所得稅稅負為15%(375÷2500),凈收益為1125(2500-1000-375)萬元
方案二:先分配利潤再股權轉讓。
即A企業選擇甲公司利潤分配完畢再行轉讓股權。甲公司對未分配利潤進行分配,按股東持股比例50%計算,A企業可分得股利1100萬元。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三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所稱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於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故A企業分得的股息1100萬元屬於免稅收入。
甲公司分配利潤後,所有者權益為2800(5000-2200)萬元。如果此時A企業對所持甲公司股權進行轉讓,股權的公允價值只能為1400(2800×50%)萬元。轉讓所得為400(1400-1000)萬元,應繳納企業所得稅100萬元,所得稅稅負為7%,凈收益為1400〔1100(分回的投資收益)+400(轉讓所得)-100(應繳納企業所得稅)〕萬元。
方案三:先轉增資本再股權轉讓。
即將甲公司的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本金後,再進行股權轉讓。根據《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九條之規定,公司的公積金用於彌補公司的虧損、擴大公司生產經營或者轉為增加公司資本。……法定公積金轉為資本時,所留存的該項公積金不得少於轉增前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五。在本例中,轉增資本後,盈餘公積的留存額至少應為500萬元(2000×25%)。因此,甲公司用以轉增資本的盈餘公積限額為300(800-500)萬元。此時,甲公司實收資本變為4500(2000+2200+300)萬元,其中,屬於A企業的份額為2250(4500×50%)萬元,盈餘公積變為500萬元,所有者權益仍為5000萬元。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規定,A企業取得甲公司視同分配的股利1100萬元,盈餘公積150(300×50%)萬元屬免稅收入。股權轉讓所得為250(2500-2250)萬元,應繳納企業所得稅63萬元,所得稅稅負為3%,凈收益為1437(1100+150+2500-2250-63)萬元。
方案四:撤回投資。
A企業持有甲公司50%的股權,享有的凈資產份額為2500萬元(5000×50%),只能撤回2500萬元的資金。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4號)第五條之規定,投資企業從被投資企業撤回或減少投資,其取得的資產中,相當於初始出資的部分,應確認為投資收回;相當於被投資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按減少實收資本比例計算的部分,應確認為股息所得,其餘部分確認為投資資產轉讓所得。A企業抽回資金2500萬元,其中,1000萬元屬於初始投資成本,1500(1100+400)萬元屬於股利所得,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規定,應為免稅收入,股權轉讓所得為0,所得稅稅負為0,凈收益為1500(1500+0)萬元。
2、稅負差異分析
在本例分析的四種股權轉讓方案中,A企業股權轉讓所得稅稅負分別為15%、7%、3%和0;凈收益分別為:1125萬元、1400萬元、1437萬元和1500萬元,稅負逐漸降低,凈利潤逐漸提高,除股權轉讓價格和成本變動外,根本原因在於:
(一)方案一,A企業對應的未分配利潤1100萬元和盈餘公積400萬元均未享受免稅待遇;
(二)方案二,A企業對應的未分配利潤1100萬元享受到了免稅待遇,對應部分的盈餘公積400萬元未享受免稅待遇;
(三)方案三,A企業對應的未分配利潤1100萬元享受了免稅待遇,盈餘公積中有150萬元也享受到了免稅待遇。
(四)方案四,A企業對應的未分配利潤1100萬元和盈餘公積400萬元均享受免稅待遇;
僅從稅收成本分析,方案四最優。

Ⅵ 股息紅利和股票投資所得 要納稅嗎

股票投資所得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股息紅利;另一個是股票轉讓差價收益。
對於個人來說,股息紅利和股票轉讓收益應按20%的稅率交納個人所得稅;
對於企業來說,境內投資股息紅利不交稅;股票轉讓差價收益按企業所得稅稅率,一般為25%交稅。

Ⅶ 稅法對『股利』和『出售股票收益』處理的不同之處

首先明確一下定義,股利分兩種:1、長期投資的企業分回利潤,這時要看所投資的企業的所得稅率,如果對方稅率低於你方稅率,你就要補交差額的所得稅。比如對方所得稅率是15%,你是33%,收到股利時,你就要把收到的股利還原稅前股利,再剩以18%,得出你要補繳的稅款。
2、炒股票時公司派息。這時只需沖減原始投資就夠了,借:銀行存款;貸:短期投資

出售股票收益,不論是長期投資還是炒股,收益部分記入投資收益,按自己的所得稅率交稅就是了。

Ⅷ 股票分紅扣稅如何規定

股票所得紅利扣稅額度跟持有股票的時間長短有直接關系。

1、分紅的時候,通通不扣稅;

2、賣出股票時,持有時間(自你買進之日算到你賣出之日的前一天,下同)超過一年的免稅。去年9月之前的政策是滿一年的收5%。現在執行的是去年9月份的新優惠政策:滿一年的免稅;

3、賣出股票時,持有時間在1月以內(含1個月)的,補交紅利的20%稅款,券商直接扣;

4、賣出股票時,持有時間在1月至1年間(含1年)的,補交紅利的10%稅款,券商直接扣;

5、分次買入的股票,一律按照先進先出原則一一對應計算持股時間;

6、當日有買進賣出的(即所謂做T),收盤後系統計算你當日凈額,凈額為買入,則記錄為今日新買入。凈額為賣出,則按照先進先出原則,算成你賣出了你最早買入的對應數量持股,並考慮是否扣稅和稅率問題。

(8)股利稅費和股票轉讓稅擴展閱讀:

分紅都是一次性自動到賬,無需進行領取操作,到賬的時間均在「分紅決案」裡面,有以下日期需要格外留意:

1、股權登記日:能不能參與分紅,就看該日收盤你有沒有持有該股的股份,當日成功買入也是算的,當日賣出的就不算了。

2、除權除息日:股價會進行折算,分紅多少就折算多少。

3、紅利發放日:現金紅利、送股、轉股到賬日,該日就可以進行查收了。

4、送轉股上市日:送股及轉股的股票可以正常交易。

因為分紅本身是上市公司的決議,一旦實施,交易所則負責進行具體的個股行情和個股資料的變更;中登結算、券商、銀行託管則負責進行投資者賬戶數據的實時清算。

Ⅸ 股票里分紅扣稅是怎樣計算的扣稅費是多少!

股息紅利稅是指對上市公司的股息征稅,對於超過一年的長期投資者,股息稅減半,稅負為5%,在一個月內買賣短期債券的投資者應繳納兩次稅。
股息紅利稅是如何計算的?
國家對個人股利分紅的稅收政策是:自2013年1月1日起,根據公開發行股票和轉讓市場獲得其個人股份的上市公司的股利收入將有所不同。具體來說,如果您持有股票超過一年,則稅負為5%;如果您持有股票一個月至一年,則稅負為10%;如果您持有時間少於一個月,則稅負為20%。因此,個人投資者持有股票的時間越長,個人股息所得稅的稅負就越低。
上市公司的股息分為除權和除息。也就是說,如果上市公司給你1元的股息,你的股價就會下跌1元。但實際上,你不會有損失,在此過程中,只有股息紅利稅是你損失的一部分。根據該政策,如果你持有股份少於一個月,你將對上市公司支付的股息支付20%的重稅。一些賣空的散戶投資者經常買賣個人股票,如果碰巧遇到要購買的公司的高價,你將白白損失很多錢。
除現金股利外,還有股票轉換和股票發行,大家都知道現金股利,但是股票的轉換和交付常常令人困惑。坦率地說,股票轉換和股票發行都是上市公司給您的股票。區別在於,股份的轉換是將公積金轉換為權益,而股票的分配是將未分配利潤轉換為權益。

我們了解什麼是股息紅利稅後,再談到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時,許多投資者可能會有疑問,因為他們有兩個以上的名字。實際上,這全是公司的錢,但是稅法明確將這兩種錢分開。積累資金是公司股本的一部分,因此無需納稅,未分配利潤是股東的股利,需要征稅。

Ⅹ 資本利得稅與股利所得稅的區別

一、意義不同:

1、資本利得稅,就是對你賣股票,賣債券等投資產品而獲得的收益征稅。

2、股利所得稅,就是你在股票持有期間,對公司所發給你的股利收益征稅。

提示,我國沒有資本利得稅。

二、作用不同:

1、資本利得稅(英文 ,簡稱CGT),是對資本利得(低買高賣資產所獲收益)征稅。常見的資本利得如買賣股票、債券、貴金屬和房地產等所獲得的收益。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徵收資本利得稅。

2、資本利得一般屬於增值收益,所以資本利得稅一般在轉讓環節徵收;而股利所得是利潤收益,所以股利所得稅一般在持有期間徵收。

三、徵收方式不同:

資本利得稅率一般屬於增值收益,所以資本利得稅率一般是在轉讓環節徵收;而股利收益稅率是利潤收益,所以股利收益稅率一般是在持有期間徵收。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條款,個人因持有中國的債券、股票、股權而從中國境內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需按20%的比例繳納個人所得稅。

(10)股利稅費和股票轉讓稅擴展閱讀:

資本所得稅的分類:

1、證券類資本所得稅,包括對股票、基金和債券等有價證券投資所得課征資本所得稅。本文簡稱「證券所得稅」。比方,在英國,股票投資必須繳納三種稅:即買入股票時必須繳納印花稅;賣出時必須繳納資本所得稅;分紅時股東必須繳納紅利稅。

2、不動產類資本所得稅,即對房地產投資所得課征的資本所得稅。本文簡稱「房產所得稅」

3、貴金屬類資本所得稅,即對黃金等貴金屬投資所得課征的資本所得稅。本文簡稱「貴金屬所得稅」。

4、收藏品類資本所得稅,包括對錢幣、藝術品等珍稀收藏品投資所得課征的資本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