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權的稀釋意味著什麼
當公司具有復雜的股權結構,即除了普通股和不可轉換的優先股以外,還有可轉換優先股、可轉換債券和認股權證的時候,由於可轉換債券持有者可以通過轉換使自己成為普通股股東,認股權證持有者可以按預定的價格購買普通股。
其行為的選擇有可能造成公司普通股增加,使得每股收益變小。通常稱這種情況為股權稀釋,即由於普通股股份的增加,使得每股收益有所減少的現象稱為股權的稀釋。
(1)股票股利對稀釋股票擴展閱讀:
增資完成後,如果卡聯科技再次增加註冊資本,新股東增資前對公司的估值不應低於本次投資完成後的估值,以確保PE所持的公司權益價值不被稀釋。
廣義的每股收益,將發行公司發行的可轉換債券、認購股權證等能夠轉化為股票的因素都考慮在內所計算出的每股收益。
在西方一些國家,凡資本結構復雜的公司,其損益表通常列出兩種每股收益數額:一是以實際發行的股份總額為計算基礎的每股收益;二是完全稀釋每股收益。後者較之前者要小。
『貳』 關於稀釋每股收益的問題
稀釋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為基礎,假設企業所有發行在外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均已轉換為普通股,從而分別調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以及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本題中:
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為可轉換公司債券;
調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為凈利潤的增加=4 000×4%×(1-25%)=120(萬元);
轉換增加的普通股數=4 000/100×90=3 600(萬股)
轉換後,債券的利息沒有變成股利,而是增加了企業利潤和凈利潤。因為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是有前提假設的。
也正是因此,增加的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就是這股票的股利這句話不能成立,因該說成是增加後的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就是企業的普通股股東收益。再除以股數後就是每股收益。
另外,股利是指企業取得收益後支付給股東的紅利,理論上應等於每股收益*股利支付率。當股利支付率為100%是即收益全部支付時,每股股利=每股收益。
『叄』 如何稀釋別人的股份
股權進行稀釋,一般來說有兩種方法:一、進行增資;二、通過股權轉讓。
一、通過增資的方式進行股權稀釋:
我國《公司法》並未規定增資需要全體股東同意,其實現實中也會有很多股東不同意增資。公司新增注冊資本,「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公司法》第三十五條)。因此進行股權稀釋比較通行的方法就是增加註冊資本。
二、通過轉讓股權(股份)的方式進行股權稀釋:
我國《公司法》對於股權轉讓的規定,依據公司性質不同,即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對於股權(股份)轉讓的規定並不相同。
(3)股票股利對稀釋股票擴展閱讀:
眾所周知,很多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發生了股權稀釋的現象,因此後悔莫及。但也有很多企業在融資之初就已經有詳細的方案可預防出現這種現象,如何在融資中避免股權稀釋呢,我們以卡聯科技與LP簽訂的「反稀釋條款」來說明,具體內容:
增資完成後,如果卡聯科技再次增加註冊資本,新股東增資前對公司的估值不應低於本次投資完成後的估值,以確保PE所持的公司權益價值不被稀釋。
如公司再次增加註冊資本,新股東增資前對公司的估值低於公司投資後估值的,PE有權調整其在公司的權益比例,以保證權益價值不被稀釋;如果公司以低於本次投資後的估值再次增加註冊資本的,則將向PE進行現金補償。
『肆』 計算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和每股股利時,是否需要使用加權平均數
計算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時,分子凈利潤是一年中取得的,是期間數據,與此相對應,分母要使用加權平均股數,這樣,可以保持分子和分母口徑一致。
這里要注意的就是,在計算每股收益時,並不是所有的股數都使用加權平均股數,如果增加的股票是由於送紅股造成的,是將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潤轉為普通股,轉化與否都一直作為資本使用,因此新增的股份數不需要按照實際增加的月份加權計算,直接計入分母即可,轉增股本也是如此;
而公司發行新股,則這部分股份是由於在某月增加,對全年的利潤貢獻只有發行後的月份,因此應按照權數進行加權計算,對於配股增加的股數,同樣也是如此。
計算每股凈資產和每股股利時,都是按照年末股數計算的。每股凈資產的分子是時點數據,因此分母相應地使用該時點的股數計算;
由於股利是按照年末股數發放的,按法律規定,同股同權,即無論是原股票,還是本年中新增加的股票,不論是發放股利、轉增股本,還是新發行的股票或配股增加的股票,其在分配股利的權利上是相同的,有一股就算一股,因此每股股利的分母使用年末股數進行計算。
(4)股票股利對稀釋股票擴展閱讀:
計算
基本每股收益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每股收益增長率指標使用方法
1)該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長率和整個市場的比較;
2)和同一行業其他公司的比較;
3)和公司本身歷史每股收益增長率的比較;
4)以每股收益增長率和銷售收入增長率的比較,衡量公司未來的成長潛力。
傳統計算
傳統的每股收益指標計算公式為:
每股收益=(本期毛利潤- 優先股股利)/期末總股本並不是每股盈利越高越好,因為每股有股價
實例說明
基本每股收益的計算,按照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除以當期實際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以某公司2008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計算為例:
該公司2007年度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25000萬元。2006年年末的股本為8000萬股,2007年2月8日,以截至2006年總股本為基礎,向全體股東每10送10股,總股本變為16000萬股。2007年11月29日再發行新股6000萬股。
按照新會計准則計算該公司20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25000÷(8000+8000×1+6000×1/12)=1.52元/股
上述案例如果按照舊會計准則的全面攤薄法計算,則其每股收益為25000÷( 8000+8000+6000)=1.14元/股
從以上案例數據來看,在凈利潤指標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通過新會計准則計算的基本每股收益較舊會計准則計算的每股收益高出33%。
稀釋
實踐中,上市公司常常存在一些潛在的可能轉化成上市公司股權的工具,如可轉債、認股期權或股票期權等,這些工具有可能在將來的某一時點轉化成普通股,從而減少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
稀釋每股收益,即假設公司存在的上述可能轉化為上市公司股權的工具都在當期全部轉換為普通股股份後計算的每股收益。相對於基本每股收益,稀釋每股收益充分考慮了潛在普通股對每股收益的稀釋作用,以反映公司在未來股本結構下的資本盈利水平。
例子
某上市公司2008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20000萬元,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10000萬股,年內普通股股數未發生變化。
2008年1月1日,公司按面值發行20000萬元的三年期可轉換公司債券,債券每張面值100元,票面固定年利率為2%,利息自發放之日起每年支付一次,即每年12月31日為付息日。
該批可轉換公司債券自發行結束後12個月以後即可以轉換為公司股票。轉股價格為每股10元,即每100元債券可轉換為10股面值為10元的普通股。債券利息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所得稅稅率為33%。
假設不考慮可轉換公司債券在負債和權益成分上的分析,且債券票面利率等於實際利率,2008年度每股收益計算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20000/10000=2元
假設轉換所增加的凈利潤=20000×2%×(1-33%)=268萬元
假設轉換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數=20000/10=2000萬股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268/2000=0.134元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小於基本每股收益,可轉換公司債券具有稀釋作用:
稀釋每股收益=(20000+268)/(10000+2000)=1.689元
『伍』 紅利股稀釋股權嗎,原理是什麼呢
原始股是發起人的股票,在職紅利股應該是分給在職員工的股票,升值股沒聽過。
『陸』 如何對股權進行稀釋
短期股權稀釋
所謂股權短期稀釋,是指單位股利的暫時性下降。當企業購並溢價小於或等於企業購並協同效應時,雖然從理論上或長期來說,是不會導致股權稀釋的。但短期單位股利攤薄依然不可避免。這是因為,企業購並協同效應的實現主要取決於目標企業潛在價值的挖掘,而挖掘目標企業潛在價值,則不僅需要具備特定條件(資金、技術、高效管理等),而且需要一定的整合時間。由於在目標企業潛在價值沒有完全挖掘出來之前,企業購並增值額肯定會小於購並溢價,從而會出現主並企業股東的股權稀釋現象。
長期股權稀釋
所謂長期股權稀釋,是指單位股利的永久性下降。造成這種股權稀釋的根本原因是購並溢價大於企業購並的協同效應。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購並協同效應完全得以實現,企業購並增值額依然不能彌補購並溢價,從而單位股利攤薄現象無法自動消失。
『柒』 為什麼派發股票股利,資本公積轉增資本,配股影響基本每股收益而不影響稀釋每股
因為稀釋每股收益說的是潛在普通股的影響,派發股票股利,資本公積轉增資本,配股等並不是潛在的普通股
『捌』 公司為了稀釋流通在外的本公司股票價格,對股東支付股利的形式可選用
除息報價=除息登記日收盤價-每股現金股利(也就是股息)
你寫的東西里太多我不明白了 公式在這里 自己算吧哥們......
『玖』 企業派發的股票股利為什麼不屬於稀釋性潛在普通股
股票股利一般是針對全體股東而言發放的,那麼對於他們來說,雖然持股數量上升,但是持股比例並沒有發生變化,沒有新股東加入,所以並沒有稀釋掉股東手裡的股份
『拾』 股票股利為什麼會稀釋股價
公司不可能通過增發股票增值,增值只是公司增加市面流通股票數量的一種手段,股票多了,總值不變,股價自然下降。
股票股利在會計上屬公司收益分配,是一種股利分配的形式。股利分配形式有現金股利、財產股利、負債股利、股票股利。股票股利是公司以增發股票的方式所支付的股利,通常也將其稱為「紅股」。
股利指股份公司按發行的股份分配給股東的利潤。股息、紅利亦合稱為股利。股份公司通常在年終結算後,將盈利的一部分作為股息按股額分配給股東。股息,是指公司根據股東出資比例或持有的股份,按照事先確定的固定比例向股東分配的公司盈餘;而紅利是公司除股息之外根據公司盈利的多少向股東分配的公司盈餘。顯然,股息率是固定的,而紅利率是不固定的,由股東會根據股息以外盈利的多少而作出決議。